社会新闻网文章正文

游客进出影响出行 家门口成网红地如何避免打卡变打扰?

社会新闻网 2023-06-11 admin

游客进进出出,影响小区居民出行;曾经买菜的地方,被游客挤占后,居民只能去更远的市场

家门口成网红地,如何避免打卡变打扰

阅读提示

在影视剧、短视频平台引流下,一些原本普通的生活场所变成了网红地。成群结队的打卡者蜂拥而至,让生活在此的原住居民烦恼不断。专业人士指出,如何平衡城市旅游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,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。

一块“居民住宅,谢绝参观”的标牌,竖立在重庆渝中区网红景点——白象居小区门口,居民们自发组织起值守小队,将游客拒之门外。前不久,“白象居设卡阻拦游客”登上热搜,引发关注。

近日,记者前往白象居实地探访,发现之前的标牌已经拆除,游客能自由进出。不过,由此引发的网红地与原住居民如何找到平衡点的话题仍在继续。白象居小区所属的朝天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,他们也在摸索解决办法,希望既能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,又能降低对原住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。

怀宁新闻网

游客影响正常生活,居民设卡阻拦

“这里的视野很独特,很有重庆山水城市风格,特别适合拍照,今天特地来打卡。”在白象居小区长廊上,来自广西的朱女士一边举着手机,一边兴奋地说。

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白象居,是一个由6栋并排居民楼组成的居民小区,两栋楼之间由细长的悬空廊桥连接。游客站在长廊上,可以拍到长江索道、东水门大桥、朝天门来福士等知名建筑和景观。

当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由于建筑颇具特色,白象居近年来成为不少影视剧的取景地,并成为网红打卡地。目前已经是“重庆母城新十景”之一。

但之前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,显然没有朱女士的幸运。5月23日,一些游客到达白象居小区时,被警示标牌和值守居民挡在了门外。值守居民也有一个称谓:志愿联盟网红打卡秩序维护队。

家住白象居小区的潘先生是维护队的成员之一。他说,近几年前往白象居打卡的游客数量直线上升,有时每天高达几千人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更是达到3万余人高峰。“游客们进进出出,站满了悬空长廊,导致小区居民出行不便,也给小区环境卫生、治安稳定等带来了隐患。”

“起初我们采用劝导、疏通等方式维持游览秩序,但部分游客完全不听从,让居民们苦不堪言。”潘先生坦言,正因为无序打卡的游客太多,他们才实行了设卡阻拦这个无奈之举。

面对大量游客,有人难以忍受有人欢迎

白象居小区居民的困扰并非个例。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上海安福路,昔日只是一条默默无闻的老街道。随着特色商家进驻及街拍摄影师扎堆,近两年这里也成为颇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。但噪音扰民、违规占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,给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。 洛京防水材料

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登上国内旅游热榜的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,本是一条极为普通的十字街区,如今变成了网红景点,人满为患,就连当地人想吃一顿简单的早餐,也要排队1小时。“这里曾经是我们买菜的地方,怎么就成了网红景点?现在买菜要去很远的市场,非常不方便。”当地居民无奈地抱怨。

北京的什刹海、鼓楼、雍和宫等网红景点附近,有大量的胡同四合院,门口通常贴着自制告示:“私宅勿扰”“非请勿入”“谢绝参观”等。

家门口成网红地,有居民难以忍受,也有人表示欢迎。在白象居小区开餐馆的刘先生认为,大量游客前来虽然有点影响,但对居民有好处。“有的居民在此开店或者摆摊,需要游客捧场消费。如果将游客拒之门外,生意就没法做了。” 社会热点网

住在白象居10多年的梅阿姨,经营了一家小卖部,在她看来,游客带来的影响是可以克服的。她直言,自己去外地游玩,同样不希望被当地人拦在门外。

记者注意到,众多变身为网红地的生活场所,充斥着形态多样的商业元素,如餐饮店、文创纪念品售卖、咖啡馆、民宿等,在经营者眼中,游客带来的实惠远大于困扰。

倡导文明有序参观,提升城市治理水平

“游客多了以后,给白象居周边带来一些机会。我们将努力把它打造成一个共建共治、共治共享的平台,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反哺给大家。”“游客禁入”事件发生后,重庆朝天门街道物业办相关负责人与原住居民进行了沟通。 安徽环保网

几天后,“谢绝游客”的标牌被撤掉,不少打卡白象居的旅游攻略也加了一句提示:别去打扰居民的生活。当地居民们表示,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打卡,但希望大家一定要遵守规则,文明、有秩序地参观。

不过,由此引发的话题还在继续。有专业人士表示,对居民来说,小区的秩序与环境直接关系到获得感与幸福感,一些网友特别是网络主播在别人的小区里无禁忌、无界限地恣意放纵、拍摄视频,不可避免会引发居民的反感与抵触。

长期从事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工作的熊华立告诉记者,竖立的禁止标牌,不是拒绝游客,而是拒绝无序和缺乏管理。“白象居之美,不仅美在纯正的重庆味,更在于人与城相互拥抱的和谐感。然而,游客的无序参观,破坏了这样的和谐。”

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、特聘教授尚重生认为,如何平衡城市旅游发展与原住居民日常生活,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。如果能够平衡好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盘活当地文旅资源,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。

黄仕强

上一篇:无法看商品详情、以次充好 “顺手买一件”暗藏消费陷阱
下一篇:“私拆承重墙事件”后续:5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

推荐阅读:

“高颜值女逃犯”在徐州生活细节披露,对象已前往山西配合警方调查

家里突然电费猛增?女子“死里逃生”后晒图:都发黑了!曾有人不幸身亡

儿子考上北大 奶茶店主送近2000杯奶茶庆祝

网络直播带“赌” 判刑两年罚金五万

82岁母亲起诉索要赡养费 只因早早把钱分给子女

“陪诊师”成新职业 95后女子自称月入2.5万:比上班强

导游威胁游客不是你死就是我死?云南:查实将严处

打着“高科技”名号,网售“保健神器”可能不治病

开眼了!800块的西瓜 200块的大蒜 它们在海外变“奢侈品”了?

产假每月仅预支2500元生活费?法院:协议无效 公司要赔偿

社会新闻网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 社会新闻网互联网收集发布
友情链接: 贵港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网 广州刑事律师网 重庆交通律师 成都普法教育网 杭州房产律师 杭州合同律师顾问 杭州桐庐县律师 杭州建筑工程律师 杭州刑事案件咨询 杭州离婚律师收费标准 佛山律师 郑州律师 常州律师 鹤岗律师 伊春律师 七台河律师 镇江律师 宣城律师 临沂律师 凉山律师 拉萨律师 中卫律师 温州律师 沈阳律师 徐州律师 泉州律师 德州律师 嘉善律师 开化律师